你聽說過滄海變桑田的故事嗎?
傳說,東漢仙人王方平,在門徒蔡經(jīng)家見到了仙女麻姑,發(fā)現(xiàn)她原來是自己的妹妹。麻姑早年在姑余山修行得道,千百年過去了,長得依然像十八九歲的姑娘,頭頂盤著發(fā)鬢,秀發(fā)垂至腰際,身上的衣服光彩奪目,大家舉杯歡宴。麻姑說:我自從得到天命以來,已經(jīng)三次見到東海變?yōu)樯L?。這次去仙山蓬萊,見海水比以前淺了許多,大概又快要變成陸地丘陵了吧!王方平笑著說:難怪圣人說海中行路都會揚起灰塵。
滄海桑田指大海變成了灘涂(良田)。
位于黃海邊上的江蘇省灌云縣灌西鹽場,就是現(xiàn)實版滄海變桑田的典型。也有人形象地稱它是大海里長出來的。
七百多年以前,灌西還屬于東海龍王的領(lǐng)地呢。據(jù)史料記載,十二世紀以前,江蘇北部沿今東臺、鹽城、阜寧、響水縣的云梯關(guān)、灌云縣的板浦鎮(zhèn),至贛榆為其海岸線。當(dāng)時,云臺山與大陸隔海相望,灌西尚處在茫茫蒼海之中。可見,那時的灌西,沉寂海底,悄無聲息,還沒有露出一絲絲長高成陸的痕跡。
宋高宗建炎二年(1128),黃河奪淮入海,西部高原的黃沙土,用它豪放的激情,順水而下,不遠萬里,掠泗奪淮,由響水的云梯關(guān)口,直奔滔滔的大海。大海用她寬闊的胸懷,無限包容,充分接納,夾帶而來的大量泥沙(每年約10億噸),經(jīng)過歲月積淀,填高了淮河河槽、淮河兩岸洼地和海岸海底后,海岸線開始向外伸展。
在黃河南侵的最初幾世紀,河水分別由穎、渦、睢、泗入淮,大量泥沙在沿途洼地淤積,河口外伸并不很快,到明弘治八年(1495年),劉大夏堵塞黃陵岡并大筑太行堤后,黃河北股斷流,以一淮而受全河之水以后,泥沙向淮河海外淤漲,開始迅速起來,河口也迅速向大海伸展。
從公元1128年黃河奪淮起,到清咸豐五年(1855年),河南蘭考銅瓦廂決口黃河放棄淮河止,在這727年間,導(dǎo)致淮河入??诩捌涓浇睾5貐^(qū)的海岸線向海中伸展了50至70公里,平均每10年向海延伸1公里左右。而以沂、沭河流域三角州海岸板浦——響水口——云梯關(guān)一線,向海中伸展的范圍最為廣闊。
但自明萬歷二十一年(1583年),“開黃壩新河,分黃經(jīng)五河(漣水東六十里)、灌口(灌河口)入海后,海岸迅速外漲。至清康熙四十年(1701年),”海漲沙淤,??跐u塞“??滴跷迨辏?711年),”云臺山便與大陸連成一片“,以后建置了灌云縣。到清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,治河大臣敬征奏稱:”黃水南北兩岸及??谇樾危顺甭鋾r余直抵??冢榭撮_山,詢諸漁戶咸稱,開山以前孤懸海外,距灌河口十余里。因歷次黃水下注,逐漸沉淤,現(xiàn)在灌河南岸淤灘,落潮時已接開山“。咸豐五年(1855年),海岸河口已伸延至今灌河外近20里,境內(nèi)海岸線已基本與距今陸地約7.5公里的開山島相連。
由于歷史上黃河奪淮的影響,陸地上巨量泥沙隨陸徑流入海,使岸線不斷向海淤,到1855年造成了今天204國道以東的大片濱海沖積平原。而在灌云縣東部孕育并生長著一片神奇的土地——沿海灘涂。至此,灌西全境成陸。同時也驗證了海中行路揚飛塵,滄海變桑田的神話。
灌西興灘曬鹽前,原為一片蘆葦蕩區(qū),人稱海屬葦蕩左營,又稱海州東堆,無人居住。清中葉,現(xiàn)贛榆縣一帶漁民在捕魚旺季經(jīng)常來此捕魚。最后定居此地的是來自海州的沈姓,看好了地勢高,又臨大海的燕尾港,遂令人框堤40里占為己有。清光緒末年,場區(qū)廢蕩興灘,各制鹽公司招募附近農(nóng)民來此地開灶產(chǎn)鹽,且以圩定居。惡劣環(huán)境下的灌西人,經(jīng)過多少代人無數(shù)個春秋冬夏的戰(zhàn)天斗地、改造自然,終究是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。(許佃來)